产品中心
2065年夏,随着月球基地的启动命令发布,位于地月拉格朗日 L4点的自动工厂正式开工,一个个组件被运输飞船送往金星。在那里,一座漂浮在金星大气层的农业太空城将成为太空粮仓……
2024年8月7日至11日,2024年全球未来太空学者大会中国站(Global Future Space Scholars Meet,简称‘GFSSM’)现场挑战活动在北京顺利举办。杭州二中的“未来太空学者”们组成玉衡和天权两支队伍,在经历资格轮的筛选之后,成功脱颖而出,进军至全国决赛。
在全国决赛之中,杭州二中的“未来太空学者”们,发挥各自的才能,斩获多项团体和个人奖项。天权队取得资格轮最佳提案荣誉,天权队和玉衡队所在公司均获得全国亚军。在天权队所在公司中,钱焜同学任职总裁、取得最佳领导者奖项,苏羿文同学任职工程副总裁,杨子涵同学任职商业副总裁;在玉衡队所在公司中,吴奕珂同学任职工程副总裁,杨杨任职商业副总裁,李漫卉任职运营部总监、取得最佳领导力奖项,方余涵取得最佳员工奖项。
天权队:钱焜(队长)、苏羿文、杨子涵、项哲楠、方子涵、陈哲宇、吴卓阳、高诗桐、彭林韬、何格、徐澍泽、姜硕
玉衡队:万翊行(队长)、吴奕珂、杨杨、张佳宜、李漫卉、赵文皓、殷丁樾、方余涵、徐沐、吕昊阳、陈怡宁、韩果
在这次盛会前夕,步天学子已在校园内默默耕耘,付出了无数辛勤的汗水。他们自发组织了两次模拟项目制作与答辩,每一次都凝聚了同学们在紧张学业之余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当高一的新生们正以昂扬的斗志奋勇前行时,高二的学长学姐们也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以他们曾经的荣耀为指引,助力这两支队伍不断磨砺、成长。
在资格赛的征程中,GFSSMers面临的挑战是设计一座位于金星轨道的太空城。从寒假至四月,步天的学子们在电脑屏幕前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尽管寒假期间沟通不便,项目推进困难重重,但他们最终凭借智慧与毅力,打造出了卓越的设计的具体方案,并成功晋级至决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天权队以其出色的提案荣获资格赛最佳提案奖。
在第一天的欢迎仪式上,GFSSM表达了对各个学校的欢迎,在巡旗环节,我校压轴出场。随后是国内外专家的主题报告,在提问环节,我校学子参与其中。
在全国决赛的模拟答辩环节,杭州二中的两支队伍通过抽签,分别加入了“阿尔忒弥斯资源”与“金乌能源”这两家虚拟商业公司。他们将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伙伴们一道,共同设计金星基地,参与商业竞标。
在模拟答辩中,不同学校的队伍需要在短时间内将各自的初赛内容整合成一份提案,这对尚未熟悉彼此的同学们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然而,杭州二中的学子们在模拟答辩中大放异彩。许多同学勇敢地承担起演讲的责任,将各自公司的方案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评委;在各部门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杭州二中的学子们在模拟答辩中展现了学校的实力与风采,两支队伍所在公司的模拟答辩也获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模拟答辩结束后,紧接着是分部门报告的时间。主办方精心设置了管理、结构、人居、运营、基础设施五个部门,每个部门的报告都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更有业界大咖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分享。
随后,紧张而关键的管理层竞选拉开了帷幕。一个好的管理层对于整个公司的运作至关重要。杭州二中的同学们为此做了精心准备。最终,在天权队所在公司中,钱焜同学成功当选为总裁,杨子涵同学担任商业副总裁,苏羿文同学担任工程副总裁,一举拿下了整个公司的管理层职位。在玉衡队所在公司中,吴奕珂同学任职工程副总裁,杨杨同学任职商业副总裁,李漫卉同学任职运营部总监。
9日早晨8时,随着各公司总裁领取任务,为期24小时的极限设计挑战正式开启。杭州二中步天工程社的“未来太空学者”们凭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一道,对金星基地展开了热火朝天的设计。
在2024年度的全球未来太空学者大会中,杭州二中的未来太空学者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与实力,与全国各地的GFSSMers携手合作,创造出了一份份高水平的提案。
最终结果揭晓时,大屏幕上的每一个跳动的数字、每一个闪耀的文字,都承载着紧张、激动与期待。虽然我们未能再次夺冠,但众多的个人与集体奖项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实力与不懈努力。
2024GFSSM落下帷幕,五天的时间是那么短暂,24小时极限设计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虽然,我们并没有拿下我们梦寐以求的冠军公司,但这五天也成为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之后24小时极限设计,我也看到了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身影。从8.8早上8点拿到RFP,所有人都马上投入状态。从P的总揽全局,到VPM、VPE的流程监督、需求点明晰到各部门D的落实工作,Artemis Resources开始有条不紊地运作。作为运营部负责生保系统的一员,我负责大气循环的流程图。从一开始的资料查找,到流程设计,再到最后流程图一次又一次修改,可视化增强,为最后的方案贡献了一张ppt。
正是我们每个人默默付出,积少成多,才造就了我们最后最好的作品。队友们在我遇到困难时也能出手相助:在需要数据时,以极高的效率完成计算;在我流程图设计遇阻时,帮忙进行可视化增强;在我们交流受阻时,也有积极帮忙沟通的同学。
GFSSM,不只是死板的ddl,乏味的方案修改,更是一次次突破自我、锻炼自我。我们学到了领导力、沟通能力、风险调控的能力,也能更加理性和冷静地对待人生中无法预测的事情。对我们这样的高考生来说,这些都是在日常的做题中所体验不到的。
正如我们的CEO所说,生活就如这24小时,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努力过了便会有所收获。相信在将来,我们也能带着这份不惧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走下去,笑对人生一个又一个挑战,战胜挑战,战胜自己!未来是由我们青年创造的,GFSSM不仅开创了我们对于浩渺太空的探索,也种下了我们向未知进发的种子。
最后,感谢江西科技学院附中、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中、南昌天行创世纪学校、青岛墨尔文中学、杭州外国语学校,与杭二一起,为这次比赛交出了一份最好的答卷!在我心中,我们皆是冠军!祝大家前程似锦,感恩遇见,江湖路远,我们有缘再见!
与GFSSM初识,是在2024年2月19日。之后,我们顺利通过资格轮,拿到了中国站的门票。
24H极限设计,谈何容易?连续24H+几乎无眠,确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团队的所有人都在为了项目的成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作为Helio Energy公司的VPM (Vice President of Marketing,商业副总裁),十分有幸能够带领商业部的小伙伴们合作完成商业部分的项目,尽管最后出现了始料未及的失误。
在这次活动中,我了解到的最重要的一个命题就是,作为团队管理层,在上层管理与亲身下局中进行协调,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一味只是在做管理的事情,而不适当对于项目的推进做一些“实事”,很容易在阶段性的检查中发现较大的问题,而造成时间的浪费;反之,如果光顾着自己做项目,而不对组织进行强有力的管理,有可能会出现部门之间协调性的问题。尽管我目前还未能很好地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但我相信随经验的积累,我对这一命题的认识将更加深刻。
总而言之,GFSSM中国站的活动将成为我最难忘的经历之一。希望,在2070年后的某一天,我们能再次相聚,仰望繁星满天,指着其中一颗最亮的星星,骄傲地说:“在那里,有我们设计的两个太空城——EOS和Auset。”
那个放了长征五号火箭、嫦娥六号月球车、中国空间站的展示柜,对于当时正迷中国航天的我来说拥有绝对的吸引力。我在柜前久久伫立,想象着这些火箭卫星在太空中飞行的样子,想象着它们工作的流程,想象着未来我成为一名航天工程师,制造出深空探测卫星,飞向更广阔的空间。
很高兴,这个期待了一年半的愿望,现在实现了。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做出了很多让我自己感觉到很满意的决定,我不断地克服困难,我坚持到了最后。
其实在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当中,我收获最大的不是知识,而是各种课堂之外的能力——沟通能力、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执行力、时间安排能力、决策力、胆识……
回想起来,这真的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我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全程。从资格轮时临毛遂自荐担任运营部部长开始,到模拟答辩时主动领导运营部,临时顶替上台演讲,24h前进行了完备的准备安排,24h中领导运营部成为公司的“ddl之神”。
非常感谢遇到了一群实力强,灵魂有趣,热情参加的同学,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从陌生人到背靠背的队友,这几天收获的友谊非常珍贵。也感谢大家一起努力,让我们有了这样一个不顾一切去努力的体验,相信未来回想起来,我们依旧会为自己热泪盈眶。也很谢谢遇到了一群大佬,不仅各方面都很优秀,人也非常好。不谦虚地说,我也应该是公司大佬中的一员吧,哈哈。
在北京的这几天,我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变通能力得到了极大锻炼,我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努力,不再社恐。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一开始不适应感觉脑子都要爆炸,不过在24h前做好了准备,以为最艰难的24h十分快乐地度过了——虽然我有很多事情,要和公司管理层沟通,要做自己工程师的活,要领导运营部,处理很多问题,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也要努力学习,还要保持情绪稳定,保持一个积极的状态,不断鼓励我们部门的同学,提供情绪价值,但我很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不厌其烦地校对,各种安排、文件、笔记写了一版又一版。
最让我欣慰的就是我们运营部的同学都很给力,该干活的时候就集中精力干活,效率高,质量也高,对于改进、讨论也很配合,不断追求完美。我们做出了我见过最棒的运营方案!
我们公司的24h方案和演讲都非常棒,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合作完成的方案,蕴含着每个人的智慧与心血,这并不是一块奖牌,一个奖杯,几个权威的几句话就能衡量的。
总体来说,最后的结果既在我的预料之中,也在我的预料之外。无论如何,我们已尽了全力,所有结果都是最好的结果!
时光如梭,转眼间,五天的北京行就这么悄然而止。八月七号刚到北京时的新鲜感还未消散,而我却已经要离开Artemis Resources这个大家庭,离开2024GFSSM这个大舞台了。这次未来太空学者大会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是被临时拉过来的,并未参加资格轮,但是公司的大家都非常团结友爱,慢慢一步步教导我如何达成目标,如何完成指标。
在这里,我见到了英语口才非凡的同龄人,领略了领导能力出众的小干部,认识了工作效率Max的大家。每个人都坚守自己的岗位,许多骨干员工一度熬夜通宵,我深深地被团队精神所打动,这种54个人一齐追求同一个目标的场景令我热泪盈眶。即使会有争吵,会有分歧,但是大家总能各退一步,团结向上,因为我们深知,若不齐心协力团结共进,这个24小时的极限挑战是没办法完成的。
我作为运营部食品工程的一员,和五位怀揣着同一个目标的伙伴一起努力,从环境的分析到栽培方式的抉择,从作物的筛选到营养成分的统计,大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效率奇高,成为名副其实的“DDL之神”。所有的成功不能离开大家的付出,归属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也永远忘不掉大家在公司群里有说有笑,在熬夜时互相鼓励的时刻,54个人虽来自天南海北,但聚集在首都北京的这一刻,一起加入Artemis Resources这一瞬间,戴上深蓝色挂牌的这一秒,我们就已经是难以割舍的战友了。即使最后没获得冠军,但我们收获了友情,积累了工作经验,学习了天文知识,充分的发挥了创造力,这些远远不能用一个简简单单的“冠军”来定义,在GFSSM的世界,所有人都是冠军!独一无二的第一名!
千言万语道不尽,只待花开再逢时。我相信,即使相隔几千公里,我们仍可以感觉到彼此,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终成为真正的太空学者,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GFSSM于我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对宇宙的热爱将54个互不相识的人聚在50平的房间,以理想为军旗,向永恒开战。
作为阿尔忒弥斯的VPM,竞选之前面对三个同样优秀的竞争者,我非常紧张。翻来覆去改了四遍的稿子,费四小时做的PPT,结果总算尽如人意。而能让大家对陌生的我在短时间内产生信任感,是我对自身能力的又一次锻炼。极限24小时,从彻夜未眠的president到认真赶DDL的所有人,我们都拼尽了全力,也都见证了彼此的能力与决心。
和大家并肩作战是我的荣幸。五次改动PPT,结构部大佬的争论不休,运营部神一样的速率,基础设施部的精益求精,人居部的竭尽心力,演讲团队不厌其烦的背稿排练,以及管理层将夜熬穿的负责。尽管最后没能拿到冠军,但与大家携手共进已经足够幸运。
无论如何,阿尔忒弥斯资源是我心中最棒的冠军,独一无二,无与伦比。少年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纵前途坎坷,愿永远怀揣这份赤子之心,日月为鉴,银河共辉,直下看山河。亲爱的大家,来日我们终将顶峰相见。
我要说,在参与 GFSSM 的这五天时间里,我收获的最大成果,就是成功结交了很多优秀的朋友。在此,我要诚挚地向 GFSSM 组委会的老师们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我们的小组可以说是极其和谐融洽的,自破冰活动那日开始,组内成员之间就拥有了格外愉悦和令人难忘的交流体验。当进行 24 小时设计任务时,大家都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专注度,齐心协力地一起努力着,没有一点一个人有丝毫的敷衍或懈怠,其中有许多人在这极具挑战性的 24 小时里从始至终保持着清醒状态而未曾入眠,这无疑是非常辛苦的,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终我们小组所呈现出来的成果让我们自己感到由衷满意,我相信这也同样会让我们公司的其他成员感到满意。当然,这一成果的取得不单单是我们小组的功绩,必须诚挚地感谢众多为咱们提供了宝贵想法和建议的人。在 GFSSM 这个活动中,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收获了无尽的快乐,更收获了珍贵的友谊,真的是收获满满,意义非凡。
徜徉星海,步天学子以热爱为军旗,向宇宙的永恒开战;漫步银汉,太空学者以理想为冠冕,向世界的白昼进发。我们是心怀山河万里的青年,在最意气风发的年纪相聚,携手同行,书写火花般璀璨的诗篇,冀以雄心壮志,一窥未来人类无尽探索的英姿。纵生如蚍蜉,渺如飞蛾,我们的心略大于宇宙。
宇宙正在流动,在你与我的眼睛之间。理想永不褪色,步天,是每一个太空学者梦开始的地方。
就在步天工程社的同学们“征战”2024年全球未来太空学者大会时,上海交通大学也给我校发来了喜报。我校校友俞越所在的队伍上海交通大学云汉交龙战队在第二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斩获全国总冠军!恭喜俞同学!
面对国家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杭州二中不忘初心,坚定为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培养“专家型学习者”,杭州二中仍在不断向前!